在短短半年時間裏,一個小村莊竟發生十幾起針對老年人的盜竊案件,包括現金及社保卡在內涉案金額近5萬元。犯罪嫌疑人在取出社保卡中的餘額後,又將卡片悄悄放回了原位。近日,經山東省金鄉縣檢察院提起公訴,法院以盜竊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有期徒刑二年二個月,並處罰金2萬元。
老人社保卡裏的錢不翼而飛了
2021年春節臨近,金鄉縣雞黍鎮某村的李大娘早早起來,收拾妥當,拿上社保卡,準備去鎮上把卡裏積攢了多年的養老金取出來。
李大娘年近七旬,腿腳不好的她無法下地幹活,隻能在院子裏養了幾隻小羊,過年過節時賣幾隻,給孫兒們買點新衣服、發發壓歲錢。可前幾天,賣羊的1.5萬元現金不翼而飛,如今年關將至,看著空空如也的錢袋子,她隻得把社保卡裏積攢多年的養老錢取出應急。可是,當她來到銀行辦手續時,櫃台工作人員卻告訴她卡裏沒有錢。
“不可能!我的卡放在那兒好幾年沒動過,怎麽可能沒錢?你再好好看看!”李大娘激動地說道。銀行人員無奈再次查看,又搖搖頭將卡還給了李大娘。剛丟了賣羊錢,現在社保卡裏積攢多年的養老金又不知去向,崩潰的李大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。
為了方便,李大娘的社保卡和身份證等重要證件平時就放在一個塑料袋裏,掛在家裏裏屋的牆上。李大娘百思不得其解的是,小偷為什麽取完卡裏的錢又冒險把社保卡放回原位呢?來去自如就跟在自己家一樣方便,難道真是自己家人在沒告知的情況下把錢取出來了?李大娘火急火燎往家趕,把親戚家人問了一圈,卻依然沒找到取走社保卡裏養老錢的人。於是,心急如焚的李大娘便向當地派出所報了警。
不料,民警告訴李大娘,像她這樣的被害人多達十幾人,都是附近村子裏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。公安機關高度重視,迅速開展偵查,很快便鎖定了李大娘家隔壁年僅19歲的劉某。麵對鐵證,劉某承認了自己多次盜竊的事實。
癡迷“押大小”動起“歪腦筋”
初見劉某,胖乎乎的娃娃臉上稚氣未脫,雙手死死地絞在一起,眼神飄忽不敢看人。麵對檢察官痛心又關切的目光,劉某泣不成聲地訴說了自己的經曆。
2018年夏天,在網上閑逛的劉某被一個博彩網站吸引,於是便試著用自己的零花錢玩了幾把“押大小”,手氣不錯的她一開始贏了一些。“當時玩得挺好,贏了50(元)、100(元)。”劉某說。
嚐到甜頭後,她日益沉迷,整夜抱著手機“下注”,投注的金額也越來越大。然而,一開始的“好運”卻再也沒有光顧劉某,她逐漸陷入了越輸越賭的漩渦。從此,沒有經濟來源的劉某為了獲取賭資便動起了歪腦筋。
2020年農忙時節,剛收完地裏的大蒜,爺爺喊來劉某讓其到銀行取出社保卡中的養老錢。此時的劉某才知道,60周歲以上的老人社保卡裏有政府補貼的養老錢,而所有社保卡的原始密碼都是一樣的。劉某瞬間想到一個湊齊賭資的“好辦法”。
自此,劉某對附近村子裏的老年人格外“關心”起來。“張大媽下地幹活去了”“李大娘走親戚去了”“王大爺最近生病天天在家”……劉某支棱著耳朵,將這些信息一一記在心裏。農村的矮牆木門防君子不防小人,劉某翻牆越戶,進出別人家就像回自己家一樣方便,短短半年時間,就將本村及附近村莊的老年人偷了個遍。
“我拿著他們的社保卡去銀行裏試密碼,一試都是一樣的。”原來,很多老年人嫌麻煩也害怕忘記,幾乎都沒有給社保卡更改密碼,用統一的原始密碼就可以取出絕大多數社保卡中的錢。而老年人對錢財疏於防範,害怕遺忘,總是放在固定的地方,於是劉某輕而易舉地取出卡裏的養老錢,再將社保卡放回原位,很多老年人直到案發才知道卡裏的錢被偷。
被害人諒解,獲從輕處理
“提審嫌疑人的時候,看到她年齡確實很小,一直哭著說想回家。”案件承辦檢察官周穎申為更深入了解嫌疑人劉某的情況,專程到劉某家中走訪。
周穎申了解到,劉某父母都是普通農民,以打工、種地為生,一年的收入也就五六萬。事發後,劉某的父母為彌補孩子犯下的錯,挨家挨戶到被害人家中登門道歉,退還所有贓款,一一取得了被害人的諒解。
鑒於嫌疑人年齡較小又是初犯,本著教育挽救的原則,檢察官給劉某及其家屬詳細解讀了認罪認罰從寬製度。最終,鑒於劉某認罪悔罪態度良好及嫌疑人家屬積極退贓的行為,檢察機關依法給出了較輕的量刑建議。法院采納了檢察機關意見,對被告人劉某作出上述判決。
(來源:檢察日報 作者:郭樹合 張雯)